【人文】清明食俗、祭祖、踏青与放风筝

发布者:人文社会科学部发布时间:2019-05-08浏览次数:956

清明节,让我们来说说清明那些事!
清明节是由寒食节和上巳节演变而来的。清明节有一些节俗活动为大家所熟知,比方说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天会吃青糰,这期间很多人会去扫墓,有些人还会去踏青旅游。此外,有些地方还有放风筝的习俗。这些节俗为什么都发生在清明时节?其中是有深刻道理的。
先说清明食物青糰,它的来源和原始信仰有关系。清明原来不是节日,是一个节气。传统农业社会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轨迹来划分的,比如立春、雨水、惊蛰、清明等。清明成为一个节日是到后来逐渐发生的,是原来就有的两个节日合并整合的结果。这两个节日一个叫寒食节,一个叫上巳节。寒食节不能吃烧熟的或热的东西,只能吃冷的东西,青糰原来可能就是冷食的,不会煮着吃。为什么这一天只能吃冷的东西不能吃热的东西呢?有人会想到介子推,说是纪念介子推的。
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臣,他跟着晋国的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外面流浪十九年,回不了家。重耳在流浪途中,又一次饿得不行,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十九年之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了国君,当年跟着他的大臣都得到了赏赐,只有介子推被忘记了,他也不愿争功,隐居于绵山。后来重耳想起了介子推,就想让介子推出来做官,介子推坚决不愿为官,藏于深山之中。晋文公没有办法,只好放火烧山,想赶出介子推,结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据说后来晋文公下令,这一天不准火食,以纪念介子推。这个事件后来就变成了冷食节的来源。
介子推的故事,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也没有记载说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在古代全世界很多民族有一年中某个时期吃冷食的习惯,包括现在还有些民族有这样的传统,这就很难说吃冷食和纪念介子推相关。
寒食节为什么要吃冷食,其实和原始思维相关,古代中国人认为每个季节要取一次火,春天要取榆柳之火,夏天要取枣杏之火等。据人类学家研究,历史上很多原始民族每年都有一个取新火的仪式,因为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的,春天新火产生,去年的旧火就死掉了。新年要用新火,不能再用旧火,这代表一个周期的生死,也代表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所以在春天取新火的一天或数天里,大家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以此代表一种新旧的转化。因此寒食节吃冷食应该与这一信仰有关。
取新火的仪式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在古代的诗文当中还有所表现,比如唐代还保留着寒食取新火的仪式,韩翃的《寒食》诗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讲皇帝赐给大臣新火的故事,很好地证明了古代寒食期间更换新火之习俗。
清明节的时间大致是固定的,即公历四月五号左右,大概在农历三月上旬,而寒食就在清明前几天,因此清明节吃青糰很可能就是古代寒食习俗的遗留。  
虽然人类早期很多民族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吃冷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中国人却让这种习俗跟介子推挂钩,从而造成节俗功能的人文转变。原来取新火的原始思维,逐渐变成对文化贤人的祭奠;吃冷食的习俗,也变成了缅怀一位先贤,敬仰一种高尚的人格。在中国的节日文化中,往往都有这个转变,从早期的巫术心理和原始思维逐渐向礼乐文化转化。礼是一种仪式,是一种规范了的文明的仪式,乐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合理的艺术精神。
接下来再说说清明的扫墓。按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传统,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先的,特别春秋两季最为隆重。扫墓就是一种民间的祭祀,可后来为什么就定在清明的时候扫墓呢?当然可以说这时春回大地,气候宜人,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但其实也跟古代的三月三上巳节有关。在上古中国的一些民族的习俗里,上巳节这一天是要招魂的,这个招魂不一定是招祖先的魂,可以是招自己的魂,这在原始思维里也是重获新生的意思。那么原始的招魂仪式又是如何逐渐固化成了纪念先人的扫墓活动的呢?那是因为礼乐文化的渗透。祖先给了我们身体,给了我们文化。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祭祀祖先就是为了“报本反始,民德归厚”,这就是礼文乐化。所以说祭祀是一种人文礼乐,后来逐渐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扫墓。
那么清明又为什么要踏青远足呢?这里面也有讲究,古代的时候人们在上巳这一天,在水边沐浴,要洗掉种种的不如意,古代的说法叫祓禊,就是去除邪恶。这个沐浴的地方在河边,河边通常处于野外。《论语》里面有一段话,孔子曾经问他几个学生,将来如果事业成功,你们想做些什么?有的学生说要治理国家,有的学生说要做外交大臣,最后一个学生曾点说:我希望在三月的春天,在沂水中沐浴,然后擦干身体,穿上新的衣服,在祭台(舞雩)上让风把头发吹干,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现在有人不理解这段话,认为北方农历三月还很冷,为什么要在河里洗澡呢?其实三月沐浴是一种古代的祓禊仪式,但是在《论语》中根本就读不出任何巫术的味道,因为其精神已经转化了。舞雩这个地方是祭祀求雨的,稍微还看得出一点原始仪式的痕迹。
另外,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描述的那个“曲水流觞”活动,其实也是古代祓禊活动的变形。王羲之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是人生很短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留不住,所以得用文化把这美好的过程记载下来,如此才能引发后人的同感。这样水边祓禊这种原初形式逐渐就变成了士大夫的娱乐,变成曲水流觞了,谁拿到酒杯谁喝酒,而不再是流走、祛除不洁的祓禊仪式。
清明时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为何要放风筝?从原始的信仰来说,也是要辟邪,因为这几天从时间上说是个转折点,人们要把邪气除掉。如果一个人有忧患、灾难,风筝线一剪断,这些不祥就随着风筝飞掉了。不过后来人们放风筝主要是为了娱乐。除了娱乐还有一个原因,属于中医养生文化,春天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人们在田野上放风筝,放风筝的时候头看着天上,脚踩着大地,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形式。人站在大地和天空之间,阴阳交会,人就和季节的演变相和谐了。
古人还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的情绪也到了比较兴奋的时期,所以是适合男女谈恋爱的时节,少数民族就在三月三进行对歌。因此古代三月三除了沐浴祓禊,也是男女恋爱的节日。上古的时候人比较自由,男孩女孩在野外自由恋爱,后来礼乐兴起以后,就演变成踏青远足了。《诗经》里面好多爱情歌曲,像《郑风·褰裳》说青年人在水边撩起衣裳过河等等,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古代爱情的象征。《周礼》也记载,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这一段时期男女恋爱是不禁止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礼教比较强大的国家,然而早期还是存在过较为开放的自由恋爱时期的。只是后来随着礼教的强化,自由恋爱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取代,但春天男女踏青的习俗仍得以保留发展。
总之,清明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节俗的变化过程,变化当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礼乐文化的进入。在后来的文献中,这种转化的痕迹还有不少,例如《礼记·月令》中说:三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阳气发泄”,“句者毕出”,所有在地底下压抑着的生命全部都要冒出来了,“萌者尽达”该发芽的都已经发芽了,“不可以内”。这个“内”就是纳,不可以再收纳,要配合大自然释放生命,让内在的情志发泄出来。“田猎、罗网……毋出九门”,这一天不可以去打猎,不可以用网去捕鸟,即所谓“劝君莫打三春鸟”之义,要让生命尽情的成长和完善。这些地方体现着天人合一、爱护生命的思想。现在一般认为《礼记》是秦汉时期写的,是对三代时期礼仪的一个总结。
这样,清明节之所以有较多的户外活动,主要是它发生于春天,又归并了早期寒食和上巳等节俗内容的结果,通过转化,清明节俗完成了从原始思维到礼乐文化的过渡,上古的巫术思维通过阴阳五行的思想向礼乐文化和娱乐文化靠拢过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活动以祭祖扫墓的和踏青游乐为主要内容的格局。
 
 
作者介绍:
黄意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