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重建清明节的情感内核(文汇时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5-03浏览次数:406

 

黄意明     秦惠兰

        重视扫墓祭祀的情感涵养意义,在老龄社会提早到来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今天,有其实际价值。从怀念自己的祖先开始,进而缅怀乡贤前辈、志士仁人以至民族的古圣先贤,可培养年轻一代的敬老尊贤意识,在全社会弘扬孝道。

强调饮水思源的孝道文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影响深远。清明习俗的内容,主要是祭祀扫墓和游春踏青。清明时节,莺飞草长,桃红柳绿,正值生机萌发、阳气渐长的佳日,人们游春踏青,赏花品茶放风筝,体味人与自然交融的惬意;而在这样的美好时令,大家很自然地会怀想先人,想到先人赋予了我们生命,更养育了我们的精神,所谓“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礼记·祭义)于是怀念祖先、祭祀往者。
    
       清明节由寒食和上巳节整合而来,在形成过程中淡化了原先两个节日禁火冷食、招魂续魄、祓禊沐浴等的巫筮色彩和男女嬉游的放纵情节,逐渐融入儒家礼乐思想,成为一个宣扬中国人天人合一观念和孝亲观念的节日。可以说,清明节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华雅俗文化互相融合凝聚的过程。周礼有禴、禘、尝、烝四时之祭,为国家定式,在“慎终追远”的祭礼之中,体现了古代社会包括统治阶层对“民德归厚”的孝道的推崇。秦汉以后,统治思想和民间文化逐渐合流,对祖先的怀念仪式慢慢固定在了清明时节。“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世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仍编入礼典,永为程式。”(《唐会要》卷二三)从这段话来看,清明扫墓早先是民间自发的行为,统治者顺势把天然的孝亲情感与习俗跟礼文化的祭祀传统结合,把礼文化的精神融入其中,这样,强调饮水思源的孝道文化有了更稳定的基础。
    
应该补上情感涵养这一课
    
    今天,就清明活动之一的远足踏青而言,风俗虽还存在,参与者却已大不如前。为此,有学者建议提倡恢复清明节的全民野外活动。不过受制于现实,这较难实现,仅仅扫墓人潮已让交通系统不堪重负。重视扫墓祭祀的情感涵养意义,也许更有价值。中华民族向有慎终追远、报本反始的报恩传统。过去儒家之所以重视祭祀,是因为通过祭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庄重仪式,最易培养人们对祖先诚挚的感恩心情和对父母长者敬顺厚养的态度。这种情感,在老龄社会提早到来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今天,有其实际价值。
    
    但考察如今的清明扫墓,我们对情感培育的关注很不够。每到清明,扫墓大军蔚为壮观,但相当一部分人来去匆匆,在墓园供些香烛、烧些纸钱,便急急离去。这种情况提醒我们,应该补上情感涵养这一课。在清明期间,可在大中小学,组织举办和清明相关的活动与仪式,比如写作纪念祖先功德的文章、阅读学习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等等,上海师范大学的翁敏华教授还曾提议在清明举办吟诵会,吟诵前辈的感人故事。从怀念自己的祖先开始,进而缅怀乡贤前辈、志士仁人以至民族的古圣先贤,可培养年轻一代的敬老尊贤意识,在全社会弘扬孝道。
    
清明节仪式可从歌乐着手
    
    至于清明节的仪式方面,则可考虑从歌乐着手。现在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仪式音乐”建设的问题,其中包括祭祀音乐。笔者以为,清明节仪式的较简略做法是演唱歌曲。早年田汉、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大家耳熟能详,至今影响深广,为学子们毕业时必唱;而我们在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乃至生日聚会等场合,也会唱几首相应的歌曲寄托感情、抒发情怀。为生命的一些重要节点,艺术家们创作了不少优秀歌曲,但还远远不够。清明既是一个重要的时令节点,更是中国人的一个特殊的心灵节点,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歌曲可供传唱。这个欠缺,有待文艺工作者重视并弥补。现在全社会都重视中华文化的复兴,也都关注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而从清明等仍然具有生命力的节日入手做相应的文化建设,是一种好的途径。
    
    (此文作者分别系我院公教部教授、上师大副教授         在《文汇报》文汇时评头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