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序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30浏览次数:1259

           纵览中国诗学,从《诗经》、楚辞开始,《古诗十九首》、汉乐府、三曹七子、唐、宋而下,至元、明、清,好比登楼。

一层有一层的景色,一层有一层的气象;一层有一层的意境,一层有一层的美学。你可以说,你喜欢哪一层的景色,但你不能说,所有的风景只到这一层为止,后面的都不必登。读黄意明的《掬水月在手》,看到他每一层都登了。读者随着他的脚步,能感受到中国诗学每一层的景色、气象、美学和意境。

其实,世界上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因此,诗歌,是一个民族的儿歌。作为一个诗国,我们最早的诗歌代表是《诗经》。

本书的第一篇,作者就选了《诗经·邶风·燕燕》,给我们呈现一个千古离别的悲怆场面。以下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郑风·萚兮》、《郑风·出其东门》、《秦风·蒹葭》,都以爱情与离别为多,是非常感人的诗歌。按照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诗经》中的“风诗”,大多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因此不隔;后世诗歌,有的则“隔”了。

单纯与丰富是蕴涵在一起的,这使中国古代诗歌往往有着多重意蕴,后世有不同“胸襟”、不同“兴寄”的人,往往因为这些诗能“抓到自己的某点痒处”,就认定此诗意旨,必在诗外,否则就有苏东坡说的,“赋诗必此诗,见与儿童邻”的危险。

但在《诗经》产生的那个年代,一个个体想表达的,也许就是简单得多的意思:思念、爱慕、欢乐、悲伤等几个和他生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主题词。

楚辞选了《九歌·湘夫人》,与《秦风·蒹葭》一样,都有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见面的悲伤。《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的“原典”,而《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是中国诗歌的“亚原典”,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发展,都起了发端引领的作用。本书《古诗十九首》选了《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相对《诗经》、楚辞来说,中国开始出现了“五言诗的新经典”。

经过魏晋六朝,品过陶渊明和南朝民歌,接着就到了唐代。

唐代是人与诗歌举行婚礼的时代。文学与人变成新郎、新娘。凡是读过唐诗的人,都目睹了那场婚礼壮观的场景。看到恢宏的气势,听到震撼的军鼓,沸天的歌吹;诗人如云,众星拱月,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坐在当中,饮酒、掀髯,谈诗。

宋代是人与文学婚后的回忆:哪个应该出席婚礼的人没有来;哪家应该送的礼没有送;越回忆,越理性;越回忆,细节越多,越清晰难忘,耐得起咀嚼;苦茶一般有味道。

元、明、清是人与文学婚后的一大堆杂事:生孩子,做家务,洗尿布;那是一个夫妻吵架、邻里纠纷的时代;虽有绝妙好诗好词,但各种各样的诗观,各种各样的诗说,各执一词的理论更多。

遵循以上的意脉,读黄意明的《掬水月在手》,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在文化解读,赞同“诗无达诂”。

对诗的解读方面,本书主要从儒释道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同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出发。

作者赞同“诗无达诂”的主张,注重个人的理解,有些篇章也运用一些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读,而不深入讨论诗歌技巧等方面。 

如对李白的《敬亭山》、《乌栖曲》、《清平调》诗的探讨,作者从神仙思想,佛道观念、修持过程、文化心理等多种角度进行剖析,形成独特的解会。在评析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诗经·箨兮》时,则兼采了古代批评方法和现代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

对王维的诗歌、张孝祥的词作的解读,则结合中国文化特有的时空观和宇宙观来讨论;如对王维的《终南山》赏析,讨论了中国人天地对应的空间观和阴阳理论,兼及道家隐逸文化;对张孝祥的《念奴桥》(洞庭青草)的赏析,阐述了“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的佛教时空观。其它如陶渊明的《杂诗》、杜甫的《江亭》鉴赏,则从儒家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情怀加以探讨。这些鉴赏时见新意。对司空图的《诗品》和柳宗元《渔翁》的选读,又可看出作者对从美学角度阐释诗歌的追求。

又如程颢的诗歌《秋日偶成》和朱熹的《春日》,解释者历来不少,但作者结合程朱自己的理学思想去分析诗歌的内在思想和独特命意,阐述其中的理趣,和前人不同,也很有说服力。对苏轼诗词的分析,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分析苏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时,作者能从苏轼受道家和禅宗思想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兼具豪放与婉约的特点,婉约是从文字表面读出来的,而豪放是从内在哲理层面读出来的。这就比一般的赏析,更深了一层。此外如对《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琴诗》、《题西林壁》等诗,皆能从哲理和美学的角度,进行独到的分析。

 

二、“微阅读”和“微理解”。

书中品语,篇幅短小,没有长篇大论。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极简主义流行。微信、微博深得青睐,都说明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微”时代,人们面临的信息多而乱。有一些人基本不读书,也有一些人在地铁上用手机阅读,这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如何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时代条件下,推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黄意明以为,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长篇大论未必受欢迎,而短小精悍可能是比较好的形式。况且,古诗词本身是个“灵的空间”,写得太长,像坊间一些鉴赏辞典一样,很有可能会窒塞诗词自身的灵动空间,也妨碍读者自由地领会诗词的意境。因此他确定一个原则,每篇写一千字左右,力求言简意赅,把握重点,理清脉络,点到为止。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黄也仅用了两千多字,就将诗歌的时间线索和情感脉络很好地揭示出来,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也做了周到充分的阐述。据黄说这本集子内一部分的诗歌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也希望这样的尝试能在纸媒上取得成功。

 

三、图文并茂,注重可读性。

由于黄意明的这部诗歌鉴赏集,其主要对象是以在校大学生和诗歌爱好者等青年读者为主,所以充分考虑到了读图时代青年的阅读习惯,每篇配以数幅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由古今名画组成,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清新养眼,开卷有益。能使读者在经历独特的品诗体验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绘画做了一个简单的扫描,具有普及绘画知识的作用。另外,黄意明讲解诗词时注意深入浅出,笔风轻快灵动,形象性与哲理性结合得较好,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黄意明本科学的是中文,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情有独钟。硕士读的是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国际汉学方向,偏重于汉学史。后来兴趣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感兴趣,于是又到南京大学攻读博士,跟洪修平教授学习禅宗和中国哲学。期间,他自己觉得世界观方面有所改变,看问题更喜欢从哲学的角度切入。他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设“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课程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开设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解读”课,从独辟蹊径的哲理角度来分析诗歌,这在本书中也有所体现。书中所选李白、王维、苏轼、张孝祥、程颢和朱熹等人的诗歌,都比较偏重于哲理,这就为从儒释道思想及中国文化背景上去解读诗歌提供了一种可能,为多元解读经典作出了一些启示。

据我所知,黄意明的循循善诱和深邃的哲理,使他的诗歌解读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我虽是他的前辈,不是他的学生,但能感觉到他的儒雅,他的注视。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语言甚至胜过口头表达,我感同身受。

读完这样一部有特色的诗歌鉴赏集,感觉是一种享受,故乐而为之序。

 

                                      

2017630 于伊莎士花园55

 

本文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