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思•享”专辑之视听作品(五)短片《穿纸尿裤的超人》

发布者:人文社会科学部发布时间:2020-03-23浏览次数:348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为更好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同时更好地践行思政+戏剧的教学理念,将思政课学习与专业学习融合起来,在此次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上海戏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多种文学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抗疫战斗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传递战“疫”正能量,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放飞艺术理想,脚踏实地,砥砺奋斗,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战“疫”“思•享”专辑之视听作品(五)

短片:《穿纸尿裤的超人》

作者:戏文系2018级戏剧教育专业 任海汇

创作灵感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网友发了一张小朋友看向窗外的照片,配文“不能接受他爸穿着纸尿裤。”觉得这个想法真可爱。所以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从小朋友的视角切入这个声势浩大的抗“疫”之战。

创作思路

以纸尿裤为关键道具,是在了解到前线不是只有医护人员需要穿防护服时,才决定的。脑补一下——严肃的警察、亲切的医生、谨慎的司机、操着口音的超市老板……每个人都穿“小孩子才穿的纸尿裤”来节省防护服,这些“超人”的形象和纸尿裤结合,很有反差萌,但更多的是心疼。

疫情期间最触动我的一个视频,是一个医疗队伍出征,家属送行时,一位丈夫朝车内喊道:“XXX,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包一年家务我做!”尾音处,他已经有些哽咽。那些到前线去的人,也是会纠结“家务谁做”、“谁接孩子”、“奖金多少”的真真切切的人。只有在看清他们平凡的本质之后,才会愈加认识到,他们的选择是如此伟大。我们不应该“造神”。所以,我想聚焦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家庭。

图为创作过程


创作过程

作为独生女,家里没有合适的演员,思来想去决定用一个大胆的脑洞——微缩造景和“手指演员”。于是在某宝上迅速下单了材料,没想到的是,微缩造景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搭建的过程手忙脚乱、腰酸背痛的,不过最终还是在计划的时间内,搭出了需要用到的部分。接下来就是抓紧时间写剧本、拍摄。

在后期配音时,发现自己的声线不太好区分三个角色,恰巧爸爸妈妈对我的工作很是好奇,所以我邀请他们也加入进来。一遍又一遍地录音之后,我们一起完成了配音工作。

后半段的混剪部分,我在网络上搜集素材时,偶然听到了天使童声合唱团发布的《我相信》这首歌。孩子们的声线有很强的的治愈能力,而且歌曲的歌词也很贴合我想要表达的主题,于是我试着联系了合唱团,要到了这首歌的授权。在这里再次感谢天使童声合唱团的授权支持。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看着“小屋”一点一点搭起来,最终的成片满足了大部分当时的脑洞,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我相信,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在看到中国的疫情一点一点好起来时,他们会有比我幸福N倍。

是群体造就了伟大,而不是伟大本身。

图为创作过程


老师的话:

《穿纸尿裤的超人》构思大胆,视角独特,创意独到,配乐贴切,制作精良。作品以纸尿裤为关键道具,通过小朋友与妈妈的对话,道出了无数穿纸尿裤的超人共同战“疫”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制作完成有学生爸爸妈妈的一份贡献,同时作品的音乐部分还得到了授权支持。可以说,好的作品的创作完成离不开众人的齐心协力,而伟大战“疫”的最终胜利,就如作品所表达的那样,离不开无数平凡的人和平凡家庭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概论》陈敏老师


编辑:安宁  审核:陈敏